提示:担心找不到本站?在百度搜索 亲亲小说网-小说77 |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

输入小说名 可以少字但不要错字

情欲超市 龙符 圣墟

第八十六章 这卷子给个解元都屈才了

    宋承唐制,进士科初以诗赋、论、策、帖经、墨义为考试内容。

    其中,又以诗赋为重。

    但,经过多年的发展,诗赋、帖经和墨义多为人所诟病。

    帖经是主试者从经书中选取一页,摘其中一行印在试卷上。

    根据这一行文字,考生要填写出与之相联系的上下文。

    墨义则是主试者从经书中提出若干问题,令考生就书中原文作答,不必加以解说。

    这从内容而言,考的东西,太过死记硬背。

    诗赋则是地位超然,动不动就以诗赋取士。

    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,觉得这些考核内容太蠢了。

    便,对科举考试的内容着手进行改革。

    取消诗赋、帖经、墨义,专以经义、论、策取士。

    所谓经义,与论相似,是篇短文。

    但,只限于用经书中的语句作题目,并用经书中的意思去发挥。

    比起帖经墨义来说,经义应该还是具有进步的一面。

    不过,王安石得罪的人实在太多,司马光、苏轼等人就看他很不顺眼。

    因此,科举考题那阵子很是乱七八糟的,有时考诗赋,有时考经义,有时兼而有之,变换不定。

    但,却结束了以往单凭试诗赋取士的格局。

    变“一五零”成了经义、诗赋和策论都要考,同等重要……

    可以说,这时候科举制度还是挺先进的,很有可取之处的。

    正所谓:以科目网罗天下之英隽,义以观其通经,赋以观其**,论以观其识,策以观其才。

    到了明清时代,科举又基本变成以经义为主体了,还将框架锁的死死的。

    导致,臭名昭著的八股文章大行其道。

    这又是另外一回事了。

    ***

    数日之后,卷子清点完毕,然后将士子的个人信息全部糊上密封。

    又由专人誊写了一遍。

    这是防止考官通过字迹辨别考生,上下联通作弊。

    而誊写过程中,有特殊记号的卷子,在专人审核之后,也会被直接淘汰,减少考官的工作量。

    “判卷!”

    李学士等准备工作完成之后,注视着身前密密麻麻堆积如山的卷子,沉声道。

    “是!”

......(PC站点只显示部分内容,请使用手机访问阅读!)